• 索引号
  • 09130195-9/20241120-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目录
  • 爱国卫生运动、健康云南行动
  • 发布日期
  • 2024-11-20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专报第41期保山市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情况专报

隆阳区:“小废物”变“大宝贝”

来到汉庄镇贾官村,村民正驾驶着载满秸秆、核桃壳、家具边角料、废木料等“废物”的车辆送往保山天蓝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经过称量、卸货,最终完成原料输送交易。运输来的原料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最终变废为宝代替煤炭、电力等成为烤烟、饵丝、香料等加工的燃料。

生物质颗粒燃烧主要由农村常年的秸秆、核桃壳、木屑等作为主要原材料,按照不同的燃烧热量需求经过不同的配比调整后经过粉碎、除杂、制粒、质量检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环保燃料。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效率可达80%以上,不仅提高了各种“废弃物”“边角料”的再利用率,同时能有效减少野外焚烧秸秆现象,增加群众收入。公司以平均每吨500元的价格收购“废料”,再分别按照每吨750元和每吨860元的价格销售给农户、企业用作烤烟、加工生产的燃料,和原来烧煤、用电相比,加工成本可降低300至1000元左右,切实实现了降本提效。目前贾官村基本实现全覆盖使用生物质有机燃料烘烤烤烟,并在不断向村外推广。

“添加燃料设定好温度后就不用人管了,不用像以前一样整晚不停地加碳,而且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非常的干净环保,生物质颗粒燃烧后的炉灰还能够作为肥料,还田后可以促进作物成长,一举多得。”使用生物质燃料烤烟的张先生说道。

生物质燃料颗粒便于运输、储藏,燃烧后排放的烟灰和二氧化硫远低于煤炭,燃烧效率高,生物质燃料颗粒的推广使用有助于解决农村地区的农林废弃物处理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供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确保了农村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重效益。

“目前生物质燃料每年销量达2000余吨,村级依托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带设备入股公司,每年能有5%的分红,对村集体经济有一定促进作用。今年我们还与怒江州的香料加工厂合作,销出了大批量的燃料,并达成长期合作协议,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拓展市场,推广生物质燃料的使用,提高产品销量,着力发展新能源,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保山天蓝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包元林说道。隆阳区专项办供稿)

龙陵县: 让“散白酒”成为“放心酒”

近日,龙陵县人民检察院和龙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深入县城及周边乡镇散装白酒酿造作坊和销售商户开展散装白酒经营整治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实地跟进监督整改情况,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散装白酒因价格便宜,在县城和乡镇有较大市场,其经营安全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2024年5月,龙陵县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过程中,发现县域内散装白酒生产、经营过程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县检察院迅速行动,对全县10个乡镇26家白酒酿造作坊和部分销售商户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存在未按照规定对散装白酒进行标识、卫生条件不达标、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执行不严等问题。

针对存在问题,龙陵县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提出督促继续履职的意见,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开展散装白酒经营综合整治行动,共排查散装白酒生产和销售点160余处,制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10余份。经过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县内散装白酒市场得到了明显改善。

龙陵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抓实“检护民生”专项活动,继续关注民生领域的安全问题,不断强化公益诉讼监督职能,积极与各部门协同合作,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实效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关切。(龙陵县专项办供稿)

施甸县:守护儿童学生安全 让成长无忧前行

2024年以来,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五强化、五守护”围绕上级部门监管重点和结合本县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

强化隐患排查,让守护全面“到位”。聚焦校园周边文具店、商超、公园、游乐场等经营主体,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假冒伪劣和“三无”儿童产品等违法行为,全面排查治理质量安全风险隐患,避免不合格和有安全隐患产品对儿童带来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2024以来,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1282人次,重点排查与未成年人有关的市场主体1740户,其中:检查百货店306户、流动摊贩247户、夜市烧烤摊346户、宾馆26户、文身店5户、超市14家、学生用品店8家、酒吧(KTV)16家、足浴店2家、餐饮食品户767家、电竞店3户,开展“进企业”面对面宣传活动5次,粘贴宣传画16份,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强化抽查力度,让守护更加“精准”。充分发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靶向”作用,申请加大儿童和学生用品抽检力度,督促校服生产企业和学校落实“双送检”制度,切实增强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2024年以来,全县中小学、幼儿、托育机构采购学生儿童用品全面执行购销“双检验”机制外,还抽检校服、抽检儿童用药各2批次,合格率均为100%。

强化源头治理,让守护更加“稳固”。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作,联合开展监督检查,深入摸排学生校服采购来源,督促建立监管台账,督促企业落实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制度,严格核查产品合格证明、强制性产品认证等信息。协同教体、公安等8部门建立了《校园周边禁止设立实体清单》《校园周边禁止销售商品清单》,“两个”清单建立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468人次,重点排查与未成年人有关的市场主体376户,处罚2户经营主体,罚款0.25万元。

强化从严查处,让守护更具“力度”。将儿童用品、儿童玩具等纳入执法稽查工作要点和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严厉打击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违法行为。积极收集儿童和学生用品缺陷线索及伤害监测信息,加大惩处力度,形成威慑。2024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200人次,执法车辆136车次,检查儿童和学生用品销售单位100余家次,签订《儿童用品销售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78份,对1家校服抽检供应商进行约谈,并责令整改。

强化社会共治,让守护更加“协同”。加强与行业协会、新闻媒体、消费者等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开展质量安全“进校园”、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监管“你点我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传播质量安全知识,提高群众质量辨别能力,培养消费维权意识,构建社会共治格局。今年以来,开展质量安全“进校园”活动4场次,发放质量安全宣传资料6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20余人次,受教育师生6000余人。

下一步,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形成共治共管合力,通过查办一批违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严惩一批违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确保安全守护行动取得实效。(施甸县专项办供稿)

昌宁县:寻污水处理的秘密

“平时我们刷牙、洗澡等生活用水流向哪里?最终是如何处理的?”近日,文昌社区老干第四党支部的党员和金润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的党员带着疑问,走进了污水处理厂,揭开水处理的神秘面纱。

活动现场,污水处理厂厂长详细介绍了污水从收集、输送到处理的全过程,带领大家实地参观了中央控制器、再生水水池等污水处理设施,零距离感受污水处理的每一个流程,见证污水由“浊”到“清”的变化。对于党员提出的问题,工作人员一一解答,活动现场气氛活跃。

看见出水口流出的净化过的水,水质清澈透亮,大家纷纷称赞,并表示在今后会节约用水、减少排污、保护环境。同时,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向居民宣传节水用水观念,带领居民一起守护我们的家园。

通过此次活动,使党员更加详细了解污水处理的科学原理、工艺流程,进一步提升大家对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的认知,树立珍惜水、爱护水的环保意识。

文昌社区老干第四党支部书记王静说:“今天,厂长耐心给我们讲解了污水处理的全过程,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污水处理设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我们党员要带头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抵制污水乱排放现象,共同建设美丽家园。”。(昌宁县专项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