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保山现场办公会议精神,按照2021年5月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关于《中国共产党保山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筹备方案》拟出台5个文件的要求,近日,保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起草了《中共保山市委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了使各方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和相关内容,现将有关政策措施解读如下:
一、《实施意见》出台背景
根据《中共保山市委 保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5个文件的通知》(保发〔2020〕2号)、《中共保山市委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走在世界前列的实施意见》(保发〔2019〕7号)等文件精神,随着系列文件的出台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为我市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示范区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为持续抓好相关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深入推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在充分征求各县(市、区)和各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
二、《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
到2025年,绿色能源产业累计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建成年产多晶硅18万吨、单晶硅棒60GW、硅切片30GW、电池片10GW、太阳能组件10GW的硅光伏全产业链集群,硅电子、硅化工、碳化硅等多元化硅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增加值240亿元以上。
三、《实施意见》安排了重点任务
(一)强化绿色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加快输变电工程规划建设,优化主网架,提升电网保障能力。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制定保山能源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加强与省绿色能源发展的政策衔接,完善保山产业园区配售电公司运行机制,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光伏开发项目21个,风电项目5个,实现装机容量共计100万kw以上,构建以水电为主、风电及光伏为辅的电力供给体系,打造保山市风光水储一体化绿色能源示范基地。
(二)优化工业用能结构。成立保山市节能监察中心,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优化调整工业硅产能,多渠道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合理规划建设固体废弃物发电、集中供热等项目,提升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构建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园区绿色循环发展新格局。
(三)全力推进硅光伏全产业链发展。依托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在云南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做好延链、补链、稳链、强链工作,加快推进硅光伏全产业链发展,把保山产业园区及各“园中园”建设成为硅光伏全产业链的聚集平台。保山产业园区、腾冲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快“一线两园”境外园区建设,推进光伏组件项目入园组装生产,拓展海外光伏市场。加快与怒江、临沧等州市产业合作力度,深化“飞地经济”模式创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四)多元化拓展硅产业链条。延伸构建硅电子产业,探索引导企业在信息处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材料加工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到2025年电子级硅基材料生产实现新突破,率先成为全省电子级硅基材料示范基地。适时发展硅化工产业,到2025年硅化工产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有序推进碳化硅产业,到2025年碳化硅产业取得较快发展。
(五)提升产业保障支撑能力。加快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园区审批制度改革、境内外园区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用地保障、园区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增强硅产业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四、《实施意见》提出了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级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绿色能源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策“绿色能源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要对应组建工作专班,制定重大项目推进时间表和工作路线图,实行领导负责制,定期召开会议,协作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立项、土地、环评、林地、用电及服务配套等问题。
(二)加强政策资金支持。积极向国家和省汇报,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争取把“绿色能源牌”示范区的重大项目纳入云南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盘子。积极利用社会资本,组建“电力保障资金池”,为重点项目提供优质电力保障服务。加强部门工作协同,完善配套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绿色硅产业的扶持力度。
(三)加强监督考核。制定入园企业评价制度及招商项目专项评价办法。设立工业企业投诉中心,建立常态化目标责任推进机制及督查考评机制。市委、市政府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责任不落实、完不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