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04-9-02_Z/2018-0620006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公开目录
  • 自评报告
  • 发布日期
  • 2018-06-20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2017年度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工业信息化人才培训经费)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加快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2010-2020年)》;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中共保山市委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保发〔2015〕1号)、关于印发《保山市人才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保党人才〔2016〕3号)文件精神,我委以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领域为重点,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和建设“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着眼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提升专业水平和更新知识为主要目标,在涉及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培养急需紧缺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有效解决发展对急需紧缺人才的需求。

全年组织开展各种业务培训19场,培训人数1118人。一是组织我市拟培育上市企业参加总裁金融思维培训班,2017年3月11日-12日,组织我市10户拟培育上市(挂牌)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在昆明参加了总裁金融思维培训班;二是邀请相关专家进厂入企对确定为成长陪伴10户中小微企业经营情况、发展计划、存在问题等进行义诊把脉,创业辅导专项行动5场;三是协同保山市女企业家协会开展管理能力提升演练展示培训1场;四是聘请“最美农发行人”、资深金融专家开展金融服务综合能力素质提升专场培训会1场;五是以巡回方式分别到五县(市、区)举办了“互联网+小微企业”专题培训5场、中小微企业管理者素质提升专题培训5场;六是组织服务券业务专题培训5场;七是2017年5月22日,协同保山医专开展了“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就业大赛培训1场。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18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18〕26号)文件精神,我委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限内,对2017年度部门预算工业信息化人才培训经费项目资金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了全面、科学、细致评价。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2017年,下达项目资金—工作经费2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100.00%。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2017年,实际使用项目资金—工作经费2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100.00%。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认真做好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和使用等工作。一是加强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促进绩效管理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二是完善经费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加强专项工作经费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增强项目绩效指标的量化、细化、可衡量性,提升预算的可执行性。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理顺工作流程,加快项目推进,进而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四是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审核。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开机制、评审机制、跟踪检查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五是切实抓好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组织开展各种业务培训19场,培训人数1118人。全年计划输入紧缺人才220人,实际输入230人。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人才是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赶超的关键和首要推动力。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激发现有人才活力、引进急需人才,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有利于为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城区、率先向现代化迈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近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到保山讲学、培训,为保山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建言献策,“问症把脉”。同时,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坚持科技引智、示范基地和项目引人,资金、项目引进与人才、智力引进相结合,项目实施与人才引进相配套,力争引进一个项目,带进一批人才和一些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实施一个项目,培养提高一批人才。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2017年,组织我市拟培育上市企业参加总裁金融思维培训班;创业辅导专项行动培训5场;管理能力提升演练展示培训1场;开展金融服务综合能力素质提升专场培训1场;“互联网+小微企业”专题培训5场、中小微企业管理者素质提升专题培训5场;服务券业务专题培训5场;开展了“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就业大赛培训1场。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服务对象主要为政府管理人员、企业人才、创业大学生等,旨在进一步加快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涉及项目的科室对项目进行回访调查,并收集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每季度对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督促检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推进措施,帮助协调解决。按照项目调查问卷的结果,满意度指标达到93%。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2017年,绩效目标已全部完成。

五、绩效自评结果

通过此次绩效评价,部门年初制定目标基本实现、重点评价数量和质量均达到预期、资金管理到位、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健全。经逐项对照自评,自评得分91分,本次绩效评价各项工作自评结果:优秀。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我委按照保财预〔2018〕26号文件规定,将于2018年6月20日前,在部门网站上公开部门预算项目自评报告、自评表。

下一步,我委将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及市财政局相关要求,采取以下工作措施,认真做好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和使用等工作。一是加强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促进绩效管理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二是完善经费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加强专项工作经费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增强项目绩效指标的量化、细化、可衡量性,提升预算的可执行性。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理顺工作流程,加快项目推进,进而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四是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审核,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开机制、评审机制、跟踪检查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五是切实抓好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工作经验

1.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严格遵循使用范围,资金财政拨款到位后及时进行了项目开展和资金投入。我委目前对资金的管理按照支出涉及的经济科目规定,根据财务管理办法的相关制度执行,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公开,有力保证了工作推进和资金安全、合规、高效使用。

2.资金拨付审批手续完整。各业务科室根据制定的工作计划,按程序报相关领导审批,申请国库集中支付。各项资金全部实现国库集中支付、专款专用,不存在支出依据不合规、虚列项目支出、截留、挤占、挪用和超标准支出等现象,使资金的运用得到了合理的控制,工作进度和质量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3.会计信息质量真实。严格执行《会计法》等财经法规,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制度办理会计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并做好会计记录,真实的反映资金管理情况,并接受市级财政、审批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检查、监督。

(二)主要问题

虽然2017年度项目资金得到合规、及时使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项目预算资金增长不足。近年,保山市着力发挥电力、区位、气候等独特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推进“园中园”建设,打造千亿产业园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为工业集聚化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由于预算资金不足,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受制于资金、人员的限制,工作落实难度大,限制了部分项目的开展。

2.在实际工作中还需对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切实满足项目服务对象的需求。

3.绩效评价方面还有待加强。对部门的绩效评价报告质量还有待提高,绩效指标体系还有待完善,绩效管理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三)建议

建全项目管理制度,制定项目用款计划、预期绩效目标,并对项目绩效实施实时监控,有效防止项目资金挤占、挪用现象发生,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绩效考评体系,使考评有据可依。加强财政项目资金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财务规范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多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学习与财务工作相关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在业务上不断提高。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本次评价工作是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组织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完成的,由于时间紧,业务范围广,指标不好确定,也受专业知识和评价能力的限制,对评价结果可能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