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20240801-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
  • 发布日期
  • 2024-08-01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定点帮扶信息(第23期)

知民意 解民忧 促团结 共奋进

时至今日,在施甸县仁和镇丛杆村,群众家中不论是有什么红白喜事,都会期待驻村工作队的到来。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如果没有用心和用情做好每件“小事”真正走进群众心里,驻村工作队便不能树立起群众勤劳致富的信心,也扛不起巩固拓展好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大旗。

知民意。定期组织开展“火塘会”“院坝会”等“小课堂”学习活动。从三五人到几十人,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必要性等方面听取群众现实需求、畅谈美好生活愿景。

解民忧。结合群众意愿,积极开展脱贫人口“四不摘”政策宣讲,阐明、化解了群众对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相关补助政策还有没有,未来国家还扶不扶,挂包人员、挂包单位还来不来的担忧问题。一是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桥梁纽带作用,协调派出单位捐赠人居环境提升(厕所革命)资金20万元,分片包组宣传发动,帮助群众出谋划策、购置厕具,实现从“要我改”变“我要改”的思想转变,农村改厕“丛杆经验”在《保山日报》《云报客户端》《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宣传报道。二是协调派出单位在驻村设立施甸县辖区内山区村首个富滇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站”,对生产经营正常的脱贫人口和具有带动效应的“致富带头人”“田秀才”“土专家”,累计发放“云农贷”“乡村振兴贷”贷款270万元,用于发展壮大种植和养殖规模,直接带动受益群众30余户。三是鼓励务工稳就业,依托政策创增收,由工作队员专人负责,想方设法通过电话联系、入户走访,实现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奖补政策全覆盖。四是分片包组开展宣传活动,强化防贫保险政策,筑牢民生底线。年度医疗保险、返贫保险全村符合条件人员参保率达100%。

促团结。根据驻村实际,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协调派出所与综治办的同志讲解缅籍人员管理、网络电信诈骗知识及矛盾纠纷化解要点。在闲聊中学习,在拉家常中释怀,帮助部分群众走出了关于政策理解的误区,把邻里之间的矛盾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实现了政策更了解、工作更支持、邻里更团结。

共奋进。通过“三讲三评”“诚信、感恩、自强”等教育活动,驻村工作队积极带领大家学党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从而进一步推动驻村工作队员与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不断增进感情、密切关系、共同提高。

(富滇银行保山分行驻施甸县丛杆村第一书记朱江华供稿)

党纪学习见行动 为民服务办实事

为深入抓好党纪学习教育,聚焦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7月以来,保山电力龙陵分公司驻龙陵县龙江乡蕨叶坝村工作队员积极配合村“两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纪学习教育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牢固树立“务实、为民、依法、高效”的服务理念。

深化便民举措,为民办事顺民心。自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蕨叶坝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不断优化为民服务新方法,简化办事流程、缩短群众的办事时间。针对办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高频事项,及时与县乡有关部门沟通对接,积极做好“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协助协办、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效率”的便民举措。让群众办事越来越省心、省力、省时。7月份以来,驻村工作队员协助群众办理残疾证2人,申请救助基金2人。

倾听群众声音,真心服务贴民心。党纪学习教育中,坚持“主动为民服务”理念,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合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小学教师、地质灾害监督员等入组、入户,与大家谈心交心,加强沟通协调,为群众提供身体健康、医保政策、安全生产、学生心理疏导、防汛减灾等与生活紧密相关,并涉及切身利益事项的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流程讲解。加强挂包关爱救助工作,协助公司挂包联系人对19户20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时开展关爱活动,积极帮助挂包对象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定期核实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对他们反映的问题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并积极给予解决反馈。

转作风树形象,关爱服务暖民心。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始终立足群众需求,树立为民服务意识,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坚决杜绝在为民服务中存在的劲头不足、推诿扯皮的现象。以优化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办事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抓手,实现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的目标,努力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树立服务为民新形象。目前,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员共同破解2件余留超期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谋划上报投资400余万冷库建设项目,努力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助推乡村经济振兴。

(保山电力公司驻龙陵县蕨叶坝村工作队员黄家锡供稿)

望闻问切”四诊法 把脉问诊化矛盾

今年以来,施甸县万兴乡中山村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村“两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望闻问切”把脉问诊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矛盾纠纷大排查“望”到位。认真落实分片包保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坚持“包保制”遍访、“包联制”跟访,对包保片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大排查,围绕土地纠纷、婚恋家庭、邻里纠纷等问题开展全面摸排,做到不漏组、不漏户、不漏人、不漏事。

多方了解察实情“闻”到位。通过经常性深入村民家中、听取网格长日常反馈、依托村口“唠嗑亭”等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及时发现潜在矛盾纠纷隐患,“眼观六路”了解矛盾纠纷“隐情”,“耳听八方”掌握“病症”所在。

深入一线听民声“问”到位。驻村工作队认真配合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展“走万家门、查千区情、问百姓难、解十方困”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及时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在闲聊中让群众把急难愁盼问题“摆”出来,提前掌握矛盾信息,最大限度消除矛盾隐患,做到目光所至发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力所能及解决问题。

把准关键解难题“切”到位。学习运用“解纷十法”,针对收集到的问题、诉求及时分析研究,找准矛盾纠纷的症结要点、问题困惑点和利益需求点,就地解决小事急事,对有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的群众进行疏导,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表达个人诉求。涉及到专业问题,驻村工作队及时协调乡级综治维稳中心、司法所等专业部门,对矛盾纠纷进行调解,确保群众事务得到合理、合法、合规处理。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驻万兴乡中山村第一书记杨晓丽供稿)

发:市级和驻保单位(部门),各县(市、区)联席办(驻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