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保山市委:
您们在政协保山市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滇西抗战家园情怀历史教育课程的建议》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教育工作,市教育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教育系统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教育,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保山市优秀历史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保山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加强中小学生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教育,从2010年以来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将本土历史文化作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挖掘我市身边现有历史资源,编写内容全面、通俗易懂,能准确反映保山及本地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底蕴的本土历史文化教材,切实加强学生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教育,努力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情感,树立建设家乡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强对家乡这片热土的敬重之情。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4月,保山全市教育系统共开发了近40余中本土校本课程,极大地丰富了我市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教育资源。市教育局组织编写了《杨善洲》、《素土流香》、《可爱的家乡—保山》、《松山大战》、《剑扫风烟》等丛书;各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影视剧《中国远征军》、《滇西1944》等,让全市青少年学生直观感受保山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气息,增强他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博物馆、文化馆、腾冲国殇墓园、松山抗战纪念馆、梁金山纪念馆等多个文博场馆均面向全市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根据未成年人实际,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了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学校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等时间,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学习,让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教育。
针对“在义务教育小学高年级班级中开设本土文化课程”问题。一方面市教育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引领,进一步挖掘、丰富地方教育资源,切实加强“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进校园”工作。以课题研究为助推,积极推进各地、各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编写适合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的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队)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传播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知识,让他们在学习、参与中了解家乡历史文化,感受家乡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另外一方面,积极开展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校园专题讲座。结合侨乡文化、滇缅公路建设文化、滇西抗战文化等历史文化渊源,邀请乡土知名学者、抗战老兵等到中小学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加强中小学生对保山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渊源的知晓率,进一步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和传承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的兴趣。
针对“本土文化课程中以滇西抗战史为重点,以不增加学生负担为主”的问题。市教育局为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滇西抗战历史文化学习氛围,要求学校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设置滇西抗战史课程内容。一是市教育局积极推进“第二课堂”工作,促进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名人故居等公共场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衔接,精心设计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内容、创新形式、拓展内涵,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文博场馆“社会第二课堂”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滇西抗战史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滇西抗战家园情怀文化气息,促进他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二是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将本土历史文化的教育纳于日常生活之中。联合妇联及各相关部门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内家长,从弘扬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的角度入手,定期开展各种相关活动,借此来增强家长们对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的喜爱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
针对“教材编纂后应征求史学者意见已示严谨”的问题。
为保证所编教材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市教育局抽调全市优秀历史教师,聘请保山学院历史学教授,组成教材编纂小组,并实地听取抗战老兵的意见建议,秉承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助推,积极推进各地、各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充分挖掘我市身边现有历史资源,编写成适合不同学段学生学习、内容全面、通俗易懂,能准确反映保山本地滇西抗战家园情怀历史文化底蕴的乡土历史文化教材。此外,加强与各部门合力建设,借助各种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形式,通过编印宣传册、橱窗展示、聘请专家或传承人授课等途径,以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乡土文化的魅力,以通俗浅显明了的方式,引导、熏陶、感染青少年,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扩大保山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报效家乡的热情。
感谢您们对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滇西抗战家园情怀历史课程设置工作的关心。
保山市教育局
2018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