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37-2-11_B/2018-0930006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18-09-30
  • 文号
  • 保政教发〔2018〕134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教育局关于对保山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第82号提案的答复

杨春荣、张怡怡委员:

首先,感谢您们对全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们在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上好中小学体育课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健康、合格人才的重任。您们提出的建议很好,指出了当前中小学存在的体育教学开课不规范的一些现实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比较客观,切合实际。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础,保证开足和上好中小学体育课对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市学校体育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以“体育特色学校”创建为载体,以体育常规教学为抓手,切实加强体育教学管理与改革,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体育教学规范有序。市、县教育部门每年通过开学检查、日常督查和专项督导等措施,通过重点督导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各学段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切实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程,保证小学1-2年级体育课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初中体育课每周3课时,高中体育课每周不少于2课时。严禁各级各类学校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二是阳光体育有声有色。全市中小学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以上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自然、走进阳光,锻炼体魄,磨炼意志。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不少学校构建了丰富多样的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模式,利用端午节、泼水节等特殊节日与传统民俗有关的竞赛活动:拔河比赛、钻山洞、载人接力、攻关、十字接力、赶小猪、夹球跳等等。

三是体育条件逐步改善。近年来,我市各县(市、区)逐年增加对学校体育硬件的投入,统筹改薄工程、校安工程等建设项目,按照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规划建设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设备设施。目前全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进一步充实和更新,全市80%的中小学校已达到省定标准,学校体育教学、学生运动训练和课间活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各县(市、区)在每年的教师招聘中明确单列体育教师补充计划,并向农村学校倾斜,逐步充实数量,努力加快体育教师标准配置。同时,强化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将体育教师纳入继续教育培养培训计划。

四是体育赛事丰富多彩。为提高我市中小学生课余运动训练和竞技水平,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市教育局每年按照全年学生体育赛事计划,安排专项经费精心举办了市级学生田径运动会和棋类、篮球、足球等系列体育赛事。各县(市、区)也举办了相应的学生体育赛事,参加比赛的学生受益匪浅。各学校根据实际还因地制宜开展冬季运动会、体育节等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性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既推进了学校体育工作,又增强了学生的健康体质。

五是考核工作逐步加强。从2012年起,市教育局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纳入对县(市、区)教育工作的年度目标考核。全面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从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综合评定考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考试成绩按百分制满分折合50分计入高中录取总成绩,以此促进学校重视体育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各县(市、区)也把体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综合督导和考核之中,作为对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督促中小学全面加强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体质。全市中小学每年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制度,积极筹措经费配备检测器材,按规定采集数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圆满实现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全体学生的目标。市、县(市、区)教育局则根据各校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的体育工作。

但是,在部分学校尤其是山区农村学校,由于体育场地建设不够、设施设备器材配备不足、专业体育师资紧缺等原因,加之极个别学校对体育课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体育课教学实施不规范、不按照教材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体育课时学生自由活动、体育活动时间不能保证等影响学校体育质量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因此,为进一步强化我市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市教育局于2018年5月4日牵头研究制定并报市政府出台了《保山市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施方案》(保政办发〔2018〕13号),明确了健全管理机构、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课外锻炼、强化平台建设、强化师资建设、强化评估监测、强化设施建设等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对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确保开足开齐体育课、完善考核评估与监测、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等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和措施;对体育教师和教研人员的配备标准做了细化明确的规定:小学和初中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职高)每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学校不得挤占体育教师编制配备其他学科教师,鼓励师资紧缺的学校开展非体育专业教师转岗培训补充到体育教学岗位。

下一步,各级政府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对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并研究建立科学的专项督查、抽查、公告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做到督导评估工作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相信随着各项制度措施的深入实施和切实推进,并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质量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衷心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您们提出的建议我们积极采纳,已在上述文件中加以体现和落实。最后,真诚的欢迎您们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予以监督。

保山市教育局

2018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