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消化乡村低学历临聘教师的建议”提案,已交由市教育体育局主办,对您提出的“1.进一步摸清校外临聘教师的学历层次,加快正式教师招录配备或者调配,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步消化初中毕业学历的校外教师,增强乡村教师队伍配备,为提升教育质量打牢基础。2.加大对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帮助和支持,在师资配备方面重点统筹安排,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为全市顺利实现教育质量提升“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目标提供保障。”的建议,结合当前实际,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摸清校外教师的学历层次,加快正式教师招录配备或者调配,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全部消化初中毕业学历的校外教师,增强乡村教师队伍配备,为提升教育质量打牢基础”。
一、人员总体情况。经统计,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共有临聘教师351人(隆阳区100人;施甸26人;腾冲225人)。其中,初中以下学历22人,(隆阳区12人,腾冲10人)。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总临聘人数的0.06%,主要存在于学前教育方面。造成低学历临聘教师存在的主要原因:一是学前教师编制配备严重不足,师资配备失衡,临聘教师补缺位。二是待遇保障不到位,临聘队伍稳定性较差,临聘人员月工资仅为2000左右,无法留住高学历人才。三是因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女教师请产假人数多,导致临时性缺员补充。
二、没有统一的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2013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要求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需达到1:5—1:7,同时明确了教职工包括专任教师、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教职工数量不等同于编制数量。目前,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没有出台统一的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2017年3月,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省中小学统一编制标准和创新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全省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师编制标准作了统一,仍未对学前教育教师编制作要求。但是,一直以来,各级机构编制、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都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精神,为公办幼儿园核定了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通过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购买服务等方式使用辅助岗位,多种渠道多方式,督促指导民办园补足配齐合格的教职工,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待遇。针对学前教育教师编制不足的现状,机构编制部门高度重视,已安排对学前教育体制机构有关问题进行课题研究,保山市委编办被邀请参加了中央编办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有关问题专题研究,并于2020年6月以隆阳区为样本形成调研报告上报省委编办,积极向省委编办提出相关建议、意见,建议在国家层面或省级尽快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确保公办幼儿园人员科学配备。
二、关于“加大对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帮助和支持,在师资配备方面重点统筹安排,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为全市顺利实现教育质量提升“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目标提供保障”。
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保办发〔2022〕36号),创新教师招聘机制,进一步提升补充教师队伍。实施保山教育人才聚集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指导、学校自主招考、社会各方监督的招聘机制,形成以校园直招为主,其他考试为辅的招聘体系。用好用活特岗教师招聘政策,招聘方式由单一考试向精准考试转变。每年采用“笔试、面试或面谈”等方式招聘省级及以上师范院校和“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1000名以上,落实省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400名。市、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每年7月上旬完成下一年编制使用情况审核,并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7月底前下达下年度进人计划。深度推进“县管校聘”工作。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要严格按编制配备标准核定基础教育教职工编制总量。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核定中小学岗位总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学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并报同级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备案。建立校内双向竞聘、校际交流竞聘、县域统筹的流动机制,在学校和全县(市、区)竞聘时落聘的教师参加待岗培训,培训合格后安排到有空余岗位的学校任教。全面实行教师合同聘用制管理,对不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实行评聘分开、高职低聘,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因身体原因未达到退休年龄且无法胜任一线教学工作的,鼓励申请提前退休,教师退休后空缺岗位全部用于招聘新教师。
实施校点布局优化调整。按照“高中向城区集中,初中向集镇和城区集中,小学高段向集镇和行政村集中,小学低段和幼儿园相对集中”的总体思路。实现幼儿园“一乡一公办”,推进提升“一村一幼”;小学4—6年级90%以上集中到集镇或行政村办学,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初级中学95%以上集中到集镇和城区办学;高中100%集中到城区办学。合理布局,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补充优化教师队伍,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消化外聘低学历教师。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欢迎继续对保山教育工作予以关注,及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2022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