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适用范围。明确了保山市“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中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开展的地质灾害“1262”递进式防范应对叫应工作。
二、叫应主体。明确了叫应工作的责任主体为市、县两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值班值守人员,强调了值班值守制度的重要性。
三、叫应流程与方式。规定了叫应的层级关系和方式,形成市级→县级→乡镇的递进式叫应流程,明确了传真和电话两种主要叫应方式。
四、叫应等级与范围
(一)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叫应
1.红色预警(风险很高)
2.橙色预警(风险高)
3.黄色预警(风险较高)
(二)地质灾害技防监测预警叫应
1.红色预警(风险很高)
2.黄色预警(风险较高)
3.蓝色预警(风险一般)
(三)叫应范围。市、县2级自然资源部门叫应至本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中红色、橙色、黄色预警等级覆盖的区域。 市级主要叫应"隐患点+风险区"的监测点红色和橙色预警信息处置情况; 县(市、区)级主要叫应"隐患点+风险区"的监测点的红色、橙色和黄色预警信息处置情况。
五、叫应启动。明确了叫应启动的条件和时机,以"1262"精细化预报专题服务的接收为触发点,按照预警等级和范围进行递进式叫应。
六、叫应调度反馈。原则上只对2小时预报需要反馈,6小时、12小时不作反馈
1.县级→市级:30分钟内反馈
2.市级→省级:50分钟内反馈
七、工作要求
1.避免重复叫应:同期次值班中已叫应区域无需重复叫应,仅对新增区域或情况有变化时叫应。
2.避免重复反馈:各级叫应反馈无新情况无需重复反馈。
3.超时提醒:超过调度反馈时间30分钟未反馈的,各级值班室应电话提醒。
4.记录要求:值班全过程建立调度台账,严格记录"1262"精细化预报专题服务接收时间、调度时间、调度对象、内容和反馈情况等关键信息。
5.制度遵守:值班值守人员要遵守值班制度和纪律,严格遵守灾险情速报制度和信息报送流程,确保信息报送时效性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