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县区动态

边疆社工队伍这样炼成!

发布日期:2025-08-14 17:20     来源:腾冲发布      点击量:

2025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发布,腾冲市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人数为56人,同比增长43.59%。至此,腾冲市共有持证社会工作者203人,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边疆地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专业动能”。

从“经验治理”到“专业赋能”,政策激励点燃内生动力。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工作者既是“排头兵”,也是“专业队”,其能力水平直接关系民生服务的温度与精度。腾冲市以政策创新为抓手,点燃基层干部学习热情,推动社会工作从“业余化”向“专业化”转型。腾冲市出台的《村(社区)干部社会工作职业津贴方案》,以“真金白银”激发学习热情——对取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的社区干部,分别给予每月200元、500元、1000元的津贴。这一政策不仅让基层干部“学有所得”,更让专业价值“看得见、摸得着”。在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中,市委社会工作部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确保政策直达“神经末梢”,并配套组织系统化考前培训、搭建经验交流平台,全方位助力备考。如今,全市持证村(社区)干部已达70人,这些“持证上岗”的基层骨干,正活跃在留守儿童关爱、精准为老服务、社区融合等一线阵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暖心服务。在留守儿童之家运用专业方法开展心理疏导,在老年活动中心精准评估需求提升服务效能,在民族村寨开展文化敏感型服务促进共融共生……持证社工正成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智囊团”,推动着民生服务加速从“粗放”迈向“精细”。

从“知识储备”到“实战赋能”,平台搭建淬炼服务本领。

为释放持证社工的专业能量,腾冲市创新组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队”,吸纳志愿者20余名参与到项目工作中,让理论知识在服务一线“落地开花”。腾越街道文星社区睦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内,一场“个案复盘会”气氛热烈,云南大学专家团队正带领社工们抽丝剥茧,分析个案进展。依托边疆社会工作示范站、杨婉秋专家工作站等平台,腾冲市持续引入高层次专业指导,这种“专家带教+现场实操”的模式,已成为社工们能力跃升的“加油站”。“考证时学的知识,如今在服务中‘活’起来了,每个知识点都能找到用武之地。”志愿者王老师由衷感慨。这正是腾冲推动“学用结合”的缩影——社会工作部成立后,专业社工机构从1家壮大到4家,为社工们投身社区治理、扶贫帮困、养老助幼、家校社联动等多元项目提供了广阔“练兵场”。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社工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淬炼,职业根基越筑越牢。

从“单兵作战”到“融合发展”,机制创新拓宽服务路径。

在专业社会工作实践中,志愿服务既是“生力军”,也是“实践场”,其组织程度直接影响服务覆盖的广度与深度。腾冲市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融合创新模式,腾越街道文星社区、西源街道观音塘社区先后成为中社部、省委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项目是一场专业与热忱的双向赋能,通过建立“专业社工引领策划、志愿者广泛参与执行”的协同机制,有效破解了专业力量不足与志愿服务专业性欠缺的双重难题,既为志愿服务注入了科学的“方法论”和“方向感”,提升了服务质量和可持续性,也为专业社工提供了更丰富的实践场景和人力资源支持,放大了专业服务的效能,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文星社区“大手牵小手 朝夕共成长”项目不仅成功培育了聚焦青少年服务的“爷爷奶奶一堂课”银龄志愿服务队,还组建了“专业社工志愿队”,创新融合社工专业力量与“银龄”志愿热情,探索出一条促进老幼代际共融、激发社区内生力量、协同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新路径。

“我们通过‘政策激励增动力、平台搭建强能力、机制创新聚合力’的组合拳,有效激活了社工人才队伍的‘一池春水’。”腾冲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优化支持政策,拓展服务平台,努力打造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腾冲样板’,为提升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社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