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青山,林海叠翠。在云南省腾冲市北海镇叫鸡山林区,以往静谧的生态涵养区,如今正上演着一场生动的“林下掘金”记。郁郁葱葱的林地里,工人们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精心管护着藏在土壤之下的“绿色宝藏”——“翡翠”天麻。这片焕发勃勃生机的林地,正是北海镇立足丰富林地资源,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大力发展林下天麻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的生动缩影。

盘活绿色家底,选准生态产业突破口
北海镇拥有林地约22.8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1.3%。如何将这片沉甸甸的“绿色家底”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活水”,让生态效益切实转化为经济效益?面对这一课题,北海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评估,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林下中药材产业,特别是天麻种植。
2022年,腾冲市成功引进了专注于林下中药材产业的云南润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家注册资本金五千万元的企业,应腾冲市委、市政府之邀落户北海,为北海镇乃至腾冲市的天麻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龙头”力量。

科技赋能标准先行,铸就“翡翠”品质内核
产业要发展,科技是关键。在林下天麻产业的起步阶段,科技支撑和标准化建设就被放在了核心位置。云南润垚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冷启波介绍:“‘翡翠一号’是整个云南省唯一主推的一个品种,把这个品种唯一推广的就是在腾冲,由公司提供的菌种,种植出来的商品麻100克以上无破损的,按保底价40元/公斤回收,种植出来的一代天麻种子8克以上无破损、无霉变的按40元/公斤保底回收。” 这背后,是强大的科技支撑。
在品种选育上,公司下了苦功。2022年,在示范种植过程中,他们对四个乌天麻品种进行试验,最终发现“绿杆乌天麻”最适应腾冲环境,其个头大、圆润饱满、口感细腻沙糯且回甘,支链淀粉、天麻素含量及巴利森苷比列均优于其他品种,品质冠绝其它产区。结合腾冲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经云南农业大学杨生超教授团队、腾冲市委市政府及润垚公司共同研讨,将其命名为“腾冲翡翠天麻”,并于2023年成功认定“翡翠1号”、“翡翠2号”两个优良品种。

“我们选育的‘翡翠一号’、‘翡翠二号’非常适合北海镇的林下环境。我们通过‘林间课堂’、手把手培训等方式,将标准化种植技术传授给基地工人和参与种植的农户,确保每一棵天麻都能在最佳环境下生长,达到预期的品质和产量。”润垚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公司不仅组建了专业团队常驻基地,实行从林地选择到采收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还正在与云南农业农业大学合作起草腾冲天麻系列地方标准,并加大标准培训力度,确保产品品质从源头得到保障。
在种业培育方面,公司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冷启波对此充满信心:“我们现在的良种繁育基地所在的地块有1300多亩,大塘还有1600多亩,接近3000亩的繁育基地,我们的种子能够供给腾冲各个乡镇的种植大户,可以供3万亩左右。”
创新机制联农带农,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是富民增收。北海镇与润垚公司创新机制,构建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模式,有效激发了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对于种植户而言,公司的保底回收政策犹如一颗“定心丸”。腾冲市北海镇双海村种植户邵维炳分享了他的喜悦:“我从2023年开始种植天麻,种子都是从冷总这边进,我们这几年种下来感觉这个产量还是可以,今年2025年我们有130多亩,预计收入在70万左右。” 打苴村种植户番能照同样喜上眉梢:“今年的天麻长势相当喜人,产量相当高,我栽种了1000多个平方,产量在2万多斤,按照现在的行情,我可以卖到30多万元。”

除了种植户,本地务工群众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花园村务工村民张成学说:“我从去年开在基地打工,做些杂活,去年的工钱到了6万,今年还提升了一点,生活各方面都相当好。” 据冷启波介绍,“我们今年的产值是上亿了,带动了几个乡镇农户,我们一年发的工资在2000万左右。”

据了解,公司通过就地就近劳务用工,每年发放劳动务工人员工资2000余万元;支付山林地租赁费(200元/亩)60余万元;年底分红22余万元;年培训农户达1200人次。目前,项目已稳定吸纳本地劳动力50余人长期就业,培育示范户15户,户均年增收预计可达5万元以上。林下天麻产业正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成效,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蓝图绘就未来可期,产业链条持续延伸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北海镇的林下天麻产业已初具规模。根据规划,2023-2025年将在腾冲适宜区域示范建设6000亩、带动农户种植24000亩林下天麻。目前,润垚公司已完成林下天麻示范种植3600亩,良种繁育近3000亩,带动合作社及农户种植达20000余亩。北海镇已成为腾冲市最大的规模化天麻种植样板基地。
公司计划下一步示范种植不低于5000亩,带动种植超过3万亩。润垚公司正实施其“三年计划带动种植,五年计划深化加工”的战略,未来将向初加工、深加工、预制菜、药膳包等方向延伸,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据北海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卢元才介绍:“北海镇将紧密围绕“十五五规划”发展蓝图,依托林地资源,抢抓政策机遇,扎实服务好企业,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天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强化技术培训,加强政策宣传,有效衔接企业与合作社、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让天麻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记者手记】如今,北海镇立足资源禀赋,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科技赋能,标准先行,并建立了有效的联农带农机制,成功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这种“林下有产业、林间有财源”的发展模式,不仅让沉睡的林下空间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北海镇的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