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山始终将困难群体参保帮扶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民生头等大事,通过精准识别、先锋服务、严密监管等举措,推动代缴政策落地生根、惠及民生,有效防范困难群体因老返贫、因残致贫,让困难群众的养老保障更有底气、更具温度。“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为重度残疾人、中轻度残疾人、低保人员、特困人员等各类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304515人次,代缴金额达3944.83万元。

保山坚持“项目工作法”,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构建“人社牵头、部门联动”的数据共享机制,全面提升政策覆盖精准度。严格对标省级政策要求,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政府代缴200元,三级残疾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政府代缴100元。联合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建立月度数据比对机制,每月开展数据比对核实,全市月平均比对数据10余万条,精准标注人员身份信息与代缴标准,确保“应保尽保、不漏一人”。依托比对结果,全市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实行动态更新机制,及时完成新增纳入、退出核减或信息变更,杜绝“漏保、错保”,实现对象精准、标准精准、资金精准。

保山以“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为抓手,推行“一线工作法”,组建社保服务先锋队,深入基层、走村进户开展“三出三进三深入”行动,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社保服务先锋队员通过入户宣讲、民族语言解读、火塘会等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算得清的语言讲解代缴政策、待遇测算和办理流程,累计服务群众1.62万人次,切实提升政策知晓率和参与度。针对重度残疾人、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资格确认、信息采集等一对一定制化服务,全年上门服务达4596人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针对困难群众因行动不便等无法办理参保手续的难题,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核实信息、协助完成代缴申报。

保山坚持把基金安全放在首位,深刻汲取社保领域违规违纪案例教训,建立资金、流程、责任三重监管体系,确保每一分社保资金都用到群众身上。严格执行财政分级负担机制,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专款专用。全市困难群体代缴资金到位率、精准代缴率均保持100%,未发生漏缴、资金挪用问题。通过系统自动比对缴费数据与代缴名单,从源头杜绝漏缴、错缴问题,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每月认真核对符合领取待遇人员新增、死亡情况等数据,精准核定待遇,申请用款计划,制作待遇发放名册,确保每个月将养老金足额发放到位,实现“申请—审核—代缴—到账”全流程监控。建立“县区主责、乡镇落实、专人负责”的责任链条,确保代缴政策落实到位。“十四五”期间,全市为重度残疾人员代缴86264人次、中轻度残疾人员代缴21814人次、低保人员代缴194477人次、特困人员代缴1960人次,累计代缴304515人次,代缴养老保险费3944.8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