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市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生态优势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生态立市,以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为契机,不断夯实和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好表率。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六项重要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个体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以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推动生态文明体制不断完善。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综合考核,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做好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二)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保山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责任追究制度,以中央和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为契机,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执纪问责,切实履行好生态环保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
(三)加快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
按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总体要求,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推动工业聚集化、农业规模化、旅游品牌化发展,全力打造保山高质量发展“五张牌”,推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严把招商引资环境准入关,对增量企业实行 择优进入,优先发展大数据、轻纺、现代物流、旅游文化、金融服务、健康养老、生物产业等绿色产业,确保新增企业环保达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设备对存量企业进行绿色改造,排放不达标的坚决关停,绝不走边污染边发展的错路,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绿色GDP。
(四)加快建设云南最美生态城市
坚定不移推进城市生态化发展,按照打造A级景区景点的标准,推进规划一流、河道治理一流、公园建设一流、学校建设一流、医院建设一流、路网建设一流、安置房建设一流、绿化一流等“八个一流”,强化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扎实抓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区建设,着力把保山坝打造成全省最美坝区,推进板桥、腾冲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特色小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加快建设美丽保山。
(五)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重点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推动以柴油车为主的移动源污染防治,抓好土地绿化扬尘管控,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保证优良环境空气质量不降低。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重点抓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着力巩固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实施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强化固废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切实保护土壤环境。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管护,严厉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保山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已成为保山全社会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和自发自愿的行动,昔日南方丝绸古道上的边城,正在成为世人向往、亲近自然、宜居宜业的梦之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