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位于云南省西部,古称永昌,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相接,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千米。全市国土面积19637平方千米,辖1区1市3县,总人口261.4万人,有华侨、华人50多万人,归侨、侨眷10余万人,分布在30个国家和地区,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保山是云南历史上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古代为哀牢国首邑,西汉置不韦县,东汉设永昌郡,为全国第二大郡。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三大水系贯穿全境,南方丝绸之路穿境而过,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保山处于昆明至瑞丽辐射缅甸皎漂、昆明至腾冲辐射缅甸密支那连接南亚两大国际通道、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是中国面向南亚开放条件最优、路程最短、辐射人口最多的通道,沟通着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近30亿人口。近年来保山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全省名列前茅。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78.9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81.8亿元,增长32.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3亿元,增长8.4%。
保山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4-17℃,年均降雨量900-210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0-84%,森林覆盖率达65.0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4000~7000个,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副其实的“春城中的春城”和“天然氧吧”,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独特的地质地貌孕育了神奇的秀山丽水,腾冲火山热海是世界罕见的火山地热伴生地,是自然而成的休闲之都。南红玛瑙、翡翠、黄龙玉闻名于世,是富有传奇色彩的珠宝之都。得天独厚的气候,造就了保山繁多的生物资源,其中有脊椎动物699种,昆虫1690种,高等植物256科1196种属4897种及变种,盛产多种名贵野生菌和1200余种药用植物,高黎贡山拥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和“中国白眉长臂猿之乡”等美誉。保山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小粒咖啡种植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山葵、石斛、核桃、红花油茶种植基地,是全国著名的“滇西粮仓”。
保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蕴涵“永世良久、昌盛繁荣”之意,素有“滇西文献名邦”之誉,孕育了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抗日县长张问德,爱国侨领梁金山,新时期党员干部楷模杨善洲,奥运冠军陈定等一大批杰出英才。保山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珠联璧合,腾冲国殇墓园、艾思奇故居、杨善洲干部学院、龙陵松山抗战遗迹等被列为全国文化保护单位和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山是滇西抗战主战场,又是支援前线作战的大后方,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滇缅公路、中印公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